去西藏旅遊時,遇到藏族朋友可別傻傻的問"請問您貴姓",藏族朋友大部份都沒有姓,名字通常為四個字,藏族朋友名字的背後,都有一定的含意.....
藏族如何取名字?
認識一個人通常都是從姓名開始,漢族朋友的姓名結構是「姓+名」,於是我們常常會問:請問您貴姓,這在藏族朋友可是行不通的,藏族朋友大部份都沒有姓,名字通常為四個字,到西藏旅遊時,遇到藏族朋友可別再傻傻的問"請問您貴姓"
藏族朋友名字背後的含意
藏族人名的內涵十分豐富,主要還是佛教文化。
佛教未傳入藏區以前,藏名多為一人一名,內容古樸簡明。
佛教傳入後,藏名內容產生很大變化,大多充滿佛教色彩,並逐漸形成由僧人取名的例規。
名字的內涵多藉取宗教內容,如女的命名為卓瑪和男的命名為多吉等等....
宗教命名方式
出家當喇嘛者,不管他年歲有多大,一律要重新經堪布剃度,取其法名,從此俗名便取消了。
這些活佛,用自己的名字一部分賜給小僧,如堪布的名字是“江白赤烈”,他給小僧起的名字便是“江白多吉”、“江白旺堆”、“江白平措”或是“江白格烈”等等。
由此佛教的盛行影響到人們的名字,許多人的名字都具有濃烈的宗教色彩,如:丹巴(佛教)、央金(妙音)、格來(吉祥)、都吉(金剛)、群佩(興法)。
一個僧人或活佛如果升到上層僧職,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職或封號。 例如:堪布•倫珠濤凱。 堪布是個僧職,他自己的名字叫“倫珠濤凱”。 又如:班禪額爾德尼•卻吉堅贊,他的名字是“卻吉堅贊”,“班禪額爾德尼”是封號。
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封賜給五世班禪•羅桑益西的。 以後有人成了羅桑益西的繼承人,如十世班禪“卻吉堅贊”也接受這個封號。
活佛的名字前面,一般會加上寺廟或扎倉的名字,如西藏東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,那麼他的全稱便叫“東嘎•洛桑赤烈”;又如,多吉才仁當了熱振寺的活佛時,那他的名字便是“熱振•多吉才仁”。 對於有僧職的人,人們日常簡稱或尊稱他,再不是他的名字,而是寺廟稱號了。 如:“東嘎活佛”、“熱振活佛”等。
一般平民沒有姓
一般平民沒有姓,名字是四個字,如:“多吉次旦”、“索朗旺堆”、“更堆群佩”等,為了方便,人們常用兩個字來簡稱。
1.用第一三個字簡稱的,如:“更堆群佩”簡稱“更群”。 “丹增曲扎”簡稱“丹曲”。
2.用前兩個字或後兩個字作簡稱的,像“多吉次旦”,簡稱“多吉”,“索朗旺堆”,簡稱“旺堆”。
用一三兩字及前兩字,或後兩字作簡稱的是經常見到的,但沒有見用二四兩字作簡稱的。
也有不少人的名字只用兩個字,如:“丹增”、“尼瑪”、“次仁”、“達娃”等。
平民起名字,都有一定的含義,寄託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,堪稱豐富多彩。
1.是用自然界的物體做自己的名字的,如:
達娃--月亮
尼瑪--太陽
白瑪--蓮花
梅朵--花
2.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的,如:
朗嘎--三十日
次松--初三
次捷--初八
次吉--初一
3.用星期為小孩起名的,如:
尼瑪--星期日(也作"日"、"太陽"解釋)
達娃--星期一(也作"月亮"、"月份"解釋)
米瑪--星期二
拉巴--星期三
普布--星期四
巴桑--星期五(也作"金星解")
邊巴--星期六
聽到這樣的名字,不用問便知道此人是星期幾生的了。
4.其他
如果父母嫌養小孩太多,想結束生育,便給小孩起名"倉木決",意思是終止。
"瓊達"的意思是最小的,表示再不要小孩。
如果父母想生男孩,便給自己的初生女兒起名"布赤",意思是"帶男孩","下次要生男孩"。
或者為了保住所生男孩的性命,故意給他起女性名字,如"格桑德吉"等。
要是父母希望兒子長壽,便給孩子起名"次仁"、"次旦"。
如果父母年歲大了,認為以後不可能再生小孩,或是這個小孩來之不易,前面死得多,便給兒女起名"拉則"(像仙女一樣漂亮),"羅布"(意思是寶貝)、"拉姆"(仙女)。
有的父母因為自己生下來的孩子死得多、活得少,為了使孩子容易成長,故意把自己的小孩名字起得很賤、很隨便,如:"其加"(狗屎)、"帕加"(豬屎)、"其朱"(小狗)等。
5.在牧區和一些偏遠的地方,人們文化水平很低,給自己的小孩起名也很隨意
措姆--大海
瑪瓊--大塊酥油
那日--黑蛋(黑黝黝的)
那森--黑頭髮
白巴--青蛙
郭日--圓頭
嘎嘎--可愛的、心愛的
括低--陶壺
藏族的取名由於上面多種原因,所以相同的名字很多,如:“次仁”、“丹巴”、“巴桑”等。
為了區別,人們在名字前面作一些區別。
一種是在名字前加大、中、小。如:大巴桑、中巴桑、小平措。
一種用地名加在名字的上頭。
如:堆窮旺堆、亞東旺堆,夏那古瓦中的“堆窮”和“亞東”“夏那”都是地名。
又如仁布多吉、堆龍多吉中的“仁布”、“堆龍”都是地名。
一種是用人的生理特徵在後面加以區別。如:
格桑索卻--拐子格桑
扎西巴雜--麻子扎西
丹巴國欽--大頭丹巴
多吉轄過--瞎子多吉
巴桑甲馬--胖子巴桑
旺欽跌布--矮個子旺欽
次丹堆古--駝背次丹
一種是用職業來區別人名,如:
瑪欽次旦--炊事員次旦
諧本齊美--泥水匠齊美
興索強巴--木匠強巴
安姆吉格桑--醫生格桑
還有用性別和老幼來區別的,如:同樣一個"達娃",男的叫"普達娃",女的便叫"普姆達娃"。
又如大人和小孩都叫扎西,區別老小可叫"波扎西"(扎西爺爺),"普扎西"(小孩扎西);"莫央金"(央金老太)、"普姆央金"(央金姑娘)。
解放後,隨著人們政治生活的變化,在起名字的時候,也有一些新的內容,如:
金珠--解放
達瑪--紅旗
德吉梅朵--幸福花
也有為了趕時髦,給小孩起名為薩傑(新生),這類名字多數是用漢文的含義來定名的。
在四川、青海、甘南等漢藏雜居地方,因藏漢聯姻或受漢族姓名的影響,出現帶漢族姓、藏族名的名字,如:張旺堆、李次加、陳貢布、趙仁增。
在青海漢地的藏族地區也在依照漢族立姓的,如他的家族名叫"卓倉",意為"麥家",就用麥字近似的漢字"梅"作姓,起名"梅多吉"、"梅托米"等。
藏族的名字多數是男女共用的,如:達娃、尼瑪、巴桑、扎西、格桑等;
但也有一部分是嚴格區分
只用於女性的,如:旺姆、卓瑪、卓嘎、央金、桑姆、曲珍、拉珍、拉姆、倉(姆)決等等。
只用於男性的,如:貢布、帕卓、頓珠、多吉、晉美、旺堆、珠傑、羅追、占推,等等。
西藏北部人民中,由於地方語音的差異,出現本來是四個字的名字,說習慣了,便成了三個字,如:"次仁吉",本來應是"次仁德吉",因為說快了,把後面的第三音節"德"字省略去。又如:"央扎西",本來是"央金扎西",習慣把第二音節"金"字省去,變成央扎西。但在青海地區的藏族也有起三個字的名字,如"桑傑加"、"卓瑪措"等等。
藏族的名字變化是很多的,這裡說的只是一般的情況,特殊的叫法,無法一一列舉。
下回遇到藏族朋友時,記得問一下他的名字的故事。
- [message]
- 預約2025-2026西藏旅行團或諮詢,請聯繫西藏旅遊顧問
- ##fa-envelope-o##電子郵件:findchina@gmail.com
##fa-comment-o##LINE:travel-player 點擊此處加諮詢>>
##fa-comments-o##WeChat:findchina-tour
##fa-commenting##Whatsapp:+8860979187158
##fa-commenting##加入官方帳號享新知識,馬上加入>>